在全球经济的复杂局势下,美国人的疯狂囤货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,这种现象不仅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,也在国际市场上引起了共鸣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人的囤货狂潮呢?
新冠疫情无疑是推动美国民众进行大规模囤货的主要原因之一,自2020年初以来,疫情持续肆虐,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封锁措施和公共卫生防控策略,对于美国而言,由于地理位置特殊,加之其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,病毒传播速度更快、范围更广。
在疫情期间,美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防疫政策,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,许多美国人对疫情发展感到恐惧,担心自己或家人被感染,这种情绪促使他们提前购买必需品以备不时之需,据调查数据显示,疫情期间,超过60%的美国家庭曾进行过至少一次的紧急购物计划,其中约有45%的人表示会囤积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。
除了疫情本身带来的恐慌外,美国长期存在的高通货膨胀问题也是触发囤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,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和美元贬值,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,尤其是原油、黄金等关键商品的价格创历史新高,这些价格上涨使得原本已经承受较大生活压力的普通家庭雪上加霜,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感。
根据美国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Equifax的数据,从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,美国消费者的信用卡欠款总额增加了7%,创下历史新高,这表明许多人开始担忧自己的财务状况,并寻求通过储备现金来应对潜在的经济波动,美国股市的持续下跌也对民众信心造成了打击,许多人认为资产缩水将导致未来生活成本增加,因此选择提前储备物资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。
在金融市场不断动荡的情况下,美国投资者纷纷转向避险资产进行配置,黄金、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以及贵金属成为不少人眼中的“避风港”,尽管短期内这类资产的表现并不稳定,但长期来看,它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,可以作为一种抵御风险的有效手段。
一些分析师指出,美国政府和央行采取的极端紧缩货币政策(如提高利率)可能会引发市场不稳定,为了保护自身财产不受损失,不少投资者选择了提前购入价值稳定、易于储存的物品,比如粮食、手工艺品等,以此来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,这种行为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心理,即希望尽可能多地保存资本,以防将来可能出现的经济不确定性。
全球供应链的断裂也成为美国囤货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,自2020年起,由于地缘政治冲突、自然灾害以及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,全球产业链出现多次重大调整,特别是疫情期间,航空运输受阻,物流效率下降,原材料供应短缺等问题更加凸显。
面对供应链中断带来的挑战,美国企业和个人纷纷采取紧急补货措施,一些食品企业因原料供应不足而被迫减少产量,不得不通过扩大库存量来维持市场份额;汽车制造商则面临零部件短缺,需要大量储备备件以确保生产连续性,跨境电商平台也受到了巨大冲击,卖家们纷纷增加库存以应对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。
美国人的疯狂囤货行为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从疫情引发的恐慌情绪,到通胀预期和财富缩水带来的心理压力,再到避险心态下的投资决策,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中断的影响,都为这场囤货风暴提供了多方面推动力,在未来,全球经济环境仍将持续演变,美国民众的消费习惯和心理状态也将继续受到深刻影响,值得我们密切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