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全球疫情的持续影响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,稳就业、稳经济增长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,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稳就业、稳经济的举措,旨在稳定市场预期,提振经济信心,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稳就业:激发市场主体活力
为了缓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,稳就业政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-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:国务院宣布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费率,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,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更大规模的增值税减免,通过税收优惠来支持企业发展。
- 优化信贷服务:推出“无接触”金融服务,简化审批流程,提高贷款效率,以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,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,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投放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。
- 扩大就业创业培训: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免费技能培训,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,还计划增加公共就业服务供给,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,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。
稳经济: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
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,稳经济政策聚焦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,具体措施包括:
-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设: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,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交流,引进先进技术设备,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技术水平。
-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: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,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,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,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,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,促进人口有序流动,提高城镇化的质量。
- 优化营商环境: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,减少行政审批环节,简化办事程序,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,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。
综合施策:多维度协同发力
稳就业和稳经济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,而是相互交织、互为因果,在实际操作中,政府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措施,形成合力,共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,在财政政策方面,可以适当调整预算分配比例,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领域的投入;在货币政策方面,则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再贷款、再贴现等工具,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,助力企业发展。
我国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的出台,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于民生福祉的关注,也展现了其在全球复杂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的决心,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,相信能够有效应对挑战,促进经济平稳运行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。